第585章 进献良策-《败家子的逍遥人生》
第(2/3)页
这样,穷苦人家身上的压力骤然减弱,损失的只是原先的那些富农和地主,可是他们的田亩和银子,本就是从那些穷苦人家的身上剥削来的,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最为重要的是,各州府的衙门的收上的粮食和银子也并不会受到多少的影响。
最大的问题就是”
说到这里,停住了,没有继续往下说。
楚皇看了一眼方休,见到他脸上的表情,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方休所提出的策略并没有任何的问题,于国于民都是只有利没有弊。
而且,这个方法并不是多么的高明。
让他来想,估摸着也不了多少的时间就能想得出来。
朝堂上的诸公定然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
既然如此,为何一直到今天,田赋的问题都没有解决?
归根到底,就是损失利益的就是朝堂上的诸公!
毕竟,那些富农和地主们,手上才有多少的田地?
整个楚国,大部分的田地都落在了勋贵和名门望族的府上。
即便是方休,作为新安伯,还有安平伯的唯一继承人,在他名下的田亩也绝不在少数!
这些田地都到了哪里?
还不是租给了那些穷苦人家,从而让那些穷苦人家变得更加的穷苦,让他们更加的走投无路。
任何的变革,只要牵扯到了自身的利益,阻力无疑将是巨大的。
方休能够把这个问题放在台面上讲,是他大度,或者说他洒脱,不在乎这些微薄的小利,他心里想的是全天下的百姓,想的是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。
可是,其他的人呢?
朝堂上的文武百官,各地的士绅豪族,他们又能像方休这样胸怀天下,心怀百姓吗?
答案毫无疑问,是否认的。
既然如此,又怎么能够让这些人主动的提出这个方法,主动的去让出他们的利益?
楚皇想到这里,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,手里的银筷也是放下,感觉面前的这些珍馐都索然无味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