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楚皇又是问道:“那你是如何知道穷苦人家的孩子,很小的时候便要为父母干活的?” 赵昊道:“这还不简单,咱们宫里面的许多宦官还有宫女,不就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,没有办法供养他们,所以把他们送到宫里来的吗? 不然的话,谁愿意去伺候别人呢?除非是自己的亲人,没有想要伺候别人的” 楚皇和淑妃听见这话,又是一怔。 淑妃怔住是因为她从没有想过这些问题,听见昊儿的话,方才想到自己身旁的这些宫女啊,宦官啊,也都是人家的儿女啊! 从某些放免而言,他们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因为他们的家里太穷了而已。 他们并非是生来就要伺候人的 楚皇却是想的更多。 有一颗同理的心,乃是为君者所需要的。 莫说是许多的皇帝,便是这朝堂之上的诸公,很多都未必能与普通的百姓同理。 甚至在某些人的眼里,只有读书人方才算得上是人。 那些穷苦的百姓,那些农户,那些小商贩,那些打更的,在他们的眼里,甚至连人都算不上。 很多的君王更是如此。 这并非是他们的责任,是因为他们一出生便享有这别人一辈子也可能追求不到的东西。 他们压根就接触不到穷苦百姓的生活,又是怎么能够了解这些,怎么能够与他们同理呢? 若是没有同理心,又如何能够做君王? 这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昏君,便是因为没有同理心啊! 甚至就是自己,也是到了一定的年纪,恍惚之间才有了一些同理心,就算是如此,对于穷苦百姓的生活其实也未必了解的很多。 可是,整个楚国,勋贵们和读书人们只占了少数,这昊儿所说的不干活就要饿死的穷苦人家才是占了多数啊! 楚皇听着赵昊的话,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