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所以,儿臣其实是非常厌恶这些言官的,有一些言官的确是不错,他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要是没有他们,朝廷的百官行事只怕是会肆无忌惮,有了他们的存在,这些人还知道收敛一些。 可是,这更多的言官其实压根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。” 楚皇听到这,张了张嘴,想要说些什么,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。 同时,他的脑海里面浮现了一个问题。 要是当年宁王和康王还小的时候,自己多带他们微服私访,多带他们出去转一转,而不是只会教他们如何读书,教他们如何治理这天下,情况是不是会不一样。 楚皇想到这,叹了口气,看向赵昊,脸上露出慈祥的表情:“昊儿,在有些方面,父皇的确是不如你的师父的,今日有你这些话,父皇终于能够安心的把这大楚的江山交给你了.” 说到这,他有一些话想要脱口而出,比如:父皇知道你的师父对你的影响很大,但是对你的师父,你还是要抱有一些提防的,这人心隔着肚皮,若非是到了关键的时候,不可能看的透彻。 可是这些话,在嘴边过了过,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。 因为他知道,自己这个时候说这些话,压根起不到任何的作用,反而可能会让昊儿和自己,和他师父之间出现怀疑,这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半大的孩子而言,是不合适的。 自己、还有他的师父,乃是他最信任的两个人,这人都是要有信任的人.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? 于是,他道:“安国公的确是个栋梁之材,可惜他的心思并非是放在朝廷” 话还没有说完,就听见赵昊道:“儿臣以为,师父的心思其实一直都是放在朝廷上的,只不过父皇你从来都没有发觉罢了! 儿臣还以为安国公这三个字不足以匹配师父做出的贡献,要是儿臣做了皇帝,要加封师父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